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安石的故事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
宋朝的王安石,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。我们熟知的王安石,是从语文课本里读到的他的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,然后知道他是这些诗文的作者。而历史课本中也讲到了他,是北宋中后推行变法的主将。而史书中关于王安石的记载也是很多,从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这位大文学家很有意思的另一面。
话说王安石的第二个儿子,名叫王雱。王雱也是个官员,担任太常寺太祝一职。太常寺是古代负责官方祭祀活动的机构。比如拜天拜地拜祖宗这些活儿,都是太常寺管。太常寺有太祝若干位,总之是个活儿不重,待遇挺好,油水却不多的衙门。
王雱自己的父亲王安石是权重一时,文名更是了得。有这样一位精干的父亲庇佑,自己又是公务员,本来应该是挺完美的人生。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这个王雱,却偏偏有个毛病,这个毛病就是“心疾”。
古代讲的“心疾”,却是包含有几种含义。一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心脏病,还有一种,就是精神疾病。而这个王雱的病,就是属于后者。他的症状就是多疑,极度的多疑,病态的多疑。
王雱长大之后,家中给他定了一门亲事,是同郡的庞家的女儿。以当时王家的地位,这个庞家应该也是郡中的一方高门大户,这个庞家女想来容貌,教养都不会差到哪儿去。反正刚结婚的时候,王雱也没说不满意,总之一切都挺好。
新妇进门,不多时就腹中有了动静。到了第二年,王家就添丁加口,王雱作了父亲。然而此时,王雱的疑心病开始发作了。
王雱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左看右看,都觉得不像自己。于是他有了可怕的想法,他想把这个他认为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除掉。但是家中人那么多,用什么办法才行呢?他想了好多办法,终于,用某种办法,把这个小孩子吓死了。
王雱这样子做,他妻子庞氏能满意?于是夫妻两人成天摔盆扔碗,唇枪舌剑,吵大架。于是,王安石府中,也就时时不得安宁。
王安石自知其子王雱的精神病发作了,此事过在王雱,与媳妇没有关系。但是成天这样子吵闹,家中鸡犬不宁,终归不是个办法。于是就想让小夫妻离婚了事。
但是古代男女离婚,一般都是女的有了七出之条,被夫家逐出家门的。如果让王雱夫妻直接离婚的话,王安石生怕民间众人之口舌无情,说道庞氏的不雅言语。意思就是王安石自己知道过错在自家儿子身上,但离婚之后,不知道真相的人们,一定会以为是庞氏有了什么不好的言行,才导致如此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,王安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。那就是,不让庞氏回娘家再改嫁,我老公公直接出面,给儿媳重新找个好女婿!
于是王安石就郑重其事地托人访求,寻得了一个不错的青年人,然后给他说明情况,撮合他和儿媳庞氏的姻缘。庞氏和庞家见王安石行事如此周全,自然是允可。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子尚在而做主嫁儿媳的故事。
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。那就是王安石体察人情,在家庭内部出了问题的时候,不搞机械的死板的处理办法,而是用人性化的解决办法,主动替儿媳着想,为了避免儿媳被污名所染,不惜自己出面嫁媳。其实他原本可以不这样做。因为如果儿子儿媳离婚,庞氏回娘家,就跟自家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了。以后在庞家的问题,你生你病你死你污名,关王家什么事?
但是王安石能想人之所想,急人之所急,甚至不惜以公爹的身份替儿媳觅婿。而这样做了,可想而知,民间那些闲人们一定会说王安石的不是。但是他宁可人家说道自己,也不让人家说道无辜的庞氏。他的这种为人作风,真是让人感动!他的这种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中,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高尚的人品和磊落的风格。对于千载之下的我们,仍然有借鉴意义。